“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给看老了。”初次与这段文字相见是在高中的现代文阅读中,当时便觉得这有着独特的美感与吸引力。再见之时,发现这是书的开头,给我一种苍凉悲怆的故事感。
本书以一位九十岁的鄂温克族女人自述的视角讲述了从拉穆湖走出来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人的壮美命运,他们不断迁徙在大兴安岭的莽莽林海中,以打猎和驯鹿为生。在“我“的视角下,见证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变迁历史,震惊并惋惜他们的跳神文化,情绪随着书中塑造的一个个故事情节而波澜起伏,同时也让我深刻感受到生命坚韧顽强以及更替和延续的轮回。
迟子建用细腻的笔触以及温暖的感情描绘出了朴实善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鄂温克族人民,她的文笔有一种神奇的抽离力,让在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我们,有一寸平静的土地,尽情享受书中塑造的大自然魅力。
当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鄂温克族在时代的洪流 下也被裹挟着进入现代文明,但同时也面临着衰败与消亡。而我选择守在山里,与最心爱的驯鹿一起,这个民族。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们拥有质朴单纯的灵魂,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依附于自然,同样也承受这天灾人祸带来的悲痛,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被打倒过,依然倔强的活着。
这本书还将生死离别写的很淡,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过往云烟,要懂得放下。你爱什么,最后就得丢什么;你不爱的,反而能长久的跟着你。命运有一种捉弄感,我们要成为一个平静舒展的人,在生活上不拧巴,这也是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一个道理。
文字:王佳妮
初审:石登贵
终审: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