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闲暇时间里,我阅读了白先勇先生的散文集《树犹如此》,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我的心田,让我对生命、时间与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
开篇的“树犹如此”,便以一种近乎哲学的口吻,将读者的思绪引入了一个关于变化与永恒的沉思之中。白先生以园中一棵亲手栽种的意大利柏树的枯萎为引子,细腻地描绘了从葱郁到凋零的过程,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哀悼,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树,作为时间的见证者,它的荣枯,恰似人生的起伏,让人不禁思考:在这浩瀚宇宙中,何为永恒?何为变迁?
书中,白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与挚友王国祥的点点滴滴,那份深情厚谊,超越了时间与生死,读来令人动容。王国祥的离世,对白先生而言,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但他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将这份情感转化为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性光辉的一次深情颂扬,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把握当下的幸福。
《树犹如此》不仅仅是一部散文集,它更像是一幅幅细腻的情感画卷,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生活片段的捕捉与提炼。白先生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赋予了不凡的意义,让我们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于细微处见真情。他笔下的风景、人物乃至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白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与现代社会的冷静观察。他以一种包容而理性的态度,探讨了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持文化的根脉。这不仅是对个人身份认同的探索,也是对整个文明走向的深刻反思。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与品味的书籍。它教会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无论遭遇何种风雨,都应保持一颗温柔而坚韧的心,学会从自然与人生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正如那棵虽已枯萎却依旧屹立的意大利柏树,它虽不再繁茂,却以另一种形式诉说着生命的不屈与坚韧。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也随着白先生的笔触,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学会了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深刻含义。
文字:金优悠
初审:石登贵
终审: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