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逸|读后感|《操纵心理学》

发布日期:2025-02-28 19:25 浏览次数:

操纵心理学

[美]哈丽雅特·B·布瑞克

李璐译

享誉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医生,用三十年职业经验教你认识容易被人得寸进尺的7钟人格特征,防范9种操纵类型,学习拜托操纵的七个诀窍。

WHO'S PULLING YOUR STRINGS

图片

《操纵心理学》是一本揭示人际关系中操纵行为的心理学著作,通过深入剖析操纵行为的心理机制、动机及影响,为读者提供了识别和应对操纵行为的策略。

图片

  这本书通过多个生动的案例,如鲍勃和辛迪的爱情故事,展示了操纵行为如何在亲密关系中逐渐显现,并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这些案例让我意识到,操纵不仅存在于明显的权力斗争中,更可能潜藏在看似和谐的日常互动中。

  书中对操纵行为的定义和分类也让我受益匪浅。操纵者往往利用他人的情感需求、恐惧或内疚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控制和影响他人的思维和行为。这些手段可能包括情感操控、信息操控、行为操控等,它们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损害。

书摘语录

  1. 在操纵者的世界里,他们无法想象一段双方平等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权力是有限的,换言之,他不会承认与尊重你自己做决定和控制自己人生的权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会分走他的权力。

  2. 避免冲突并不能证明关系良好。恰恰相反,它意味着严重的问题和沟通不畅。

  3. 直白的地说,操纵者根本不关心你的感受。他们只有一个意图:追求自己的利益与目标,而这往往需要你付出代价。


  在日常与他人的交往中,有部分“操纵者”在公众的视角中以“弱势”的身份出现,而选择性格相对软弱易妥协的个体作为操纵目标,试图在关系中强化自己重要性,贬低对方的地位,实现对他人的控制。实则以获取利益为目标,以自我为中心,通过不断索取将自我利益和他人付出合理化,赋予自己在关系中的特权,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而这些操纵者在面对被操纵者的不顺从时,常常以“心理孤立”为手段,刻意拉近与其他个体的亲密关系,企图暗示被控制者其重要性,“你无法离开我”“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进行PUA。

  当被操纵者面对这样的困局,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操纵关系中,并且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让操控失效,我们才能重新拿回主动权。

  摆脱操纵,夺回人生主导权,你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不要相信“都是为你好”,拒绝做软柿子,修炼你的心,懂得爱人,也懂得尊重自己。

  你的人生,应该永远由你来选择!

文字:杨欣逸

排版:杨欣逸

初审:骆舒瑶 

审核:姚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