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两会的重要精神。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并交流研讨,会议由学院党委委员范雪领学。
党委委员范雪提出,省委书记指出,全力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高教强省建设超常规大力度推进,基础教育继续走在前列,科创实力和人才队伍持续加强,教育改革开放成效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目前浙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形象、口碑、声誉不是非常正面。虽然浙江高校人才培养在杭州六小龙上取得亮眼成绩,但对吸引科研人才赴浙江高校工作而言,学术缅北、卷都、科研人员过劳死等新闻引发的负面效应极大。如果不能改善环境,持续吸收优质科研工作者来浙,那么浙江作为数字强省、文化强省,在中国话题、全球话题中发声,将不可能。
党委委员仝相卿指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指明航向。这次战略布局,不仅标注着教育发展的历史坐标,更蕴含着民族复兴的深层密码。数字革命引发的教育重构,开辟个性化学习新境界。全省大会上展示的5G+全息课堂,让山区学生实时参与名校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研发的AI学习伴侣,已为10万学生提供精准学情诊断。这种技术赋能不是简单移植,而是引发教学方式、评价体系、治理模式的深层变革,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理想的当代转化。从规划纲要中教师地位待遇提升传递的尊师重教导向,到全省部署中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现的系统观念,教育改革的每个维度都在呼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
党委书记张怡在交流研讨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重点探讨如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思路。这是我们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最近发布的规划纲要,正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入实践。无论是比教育强国还是教育强省,都需要各个层次的教育单位奋发有为,添砖加瓦。我们作为地方高校的文科学院,要找准自身定位,从文化遗产保护、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领域夯实基础,做出特色,成为教育强省战略的有效助力。两会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大事,我们要密切关注两会,尤其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增强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两条正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核心问题。作为教育一线的单位,我们责任重大。我们要将学习讲话精神,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