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读后感|读《罪与罚》有感

发布日期:2025-03-04 18:46 浏览次数:

《罪与罚》,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与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个穷困潦倒的大学生,在断了经济来源后,他无法支付学费,无法支付房费,在被房东断了食物供应后又突闻家中妹妹受欺辱等噩耗,内心经过一大段痛苦挣扎后,他在心神不宁中悍然用提前藏在大衣里的斧头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辽娜·伊凡诺芙娜及意外撞见的阿辽娜·伊凡诺芙娜妹妹丽扎维达·伊凡诺芙娜。在这之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又经历了一段内心痛苦折磨的时段,并在女主人公索尼雅的帮助下完成自我救赎。

    这并不仅仅只是讲一个罪犯的故事,正如这部作品的书名《罪与罚》,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放下杀人的罪后,其不仅仅只是冒犯了法律并最终遭到法律制裁,更加让他痛苦的则是良心的谴责与内心的煎熬。文中写到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后就发了烧变得浑浑噩噩。且陀翁在《罪与罚》这部作品中加入了大量人物内心独白,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前和杀人后的大量时间都有大量的独白,陀翁通过这一手法塑造了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一经典多重分裂病形象。

文中最让我映象深刻的,有两处,一:拉斯柯尔尼科夫梦到幼小的自己目睹了醉酒的车夫招呼其他闲人活活打死了为他拉车的驽马,“而醉醺醺的车夫却让酒馆出来的同伴都坐上车,他要送他们回去。可如此瘦小的马,如何拉得动这么多人?车夫不但不怜悯它,反倒不停使劲地抽它。他以为,在重鞭之下,马就能飞快地奔跑起来了。在几个人上车之后,他还不停地叫人上车,一鞭又一鞭地抽打着马。后来又有人上去,也有人拿起鞭子,加入抽打的行列。他们鞭打马,目的早已不是让它奔跑起来,而是为了取乐。为了发泄,他们大喊,他们高呼,他们唱歌,他们吹口哨,他们嘿嘿笑。”最后,这匹驽马死了,或是被累死,或是被打死,总之,在束缚中,在枷锁下,在愚昧的灵魂与死去的天性中,它死了。这个梦境是极具冲击力的,不仅仅对主人公,对于我们来说,从中我们看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的压力,或许在内心之中他已经下意识认为自己就是那匹驽马,他毫无还手之力,最终的制裁终会降临到他身上,同时在这梦境中幼小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不顾脸被鞭子抽到的痛苦拼命阻止他们虐待马但马还是死去了,这不仅仅表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深处的善良,更突出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无力。二:拉斯柯尔尼科夫想到“假如我有机会活下去,哪怕是在一块高高的峭壁上,而且那块空地狭小得很,只放得下两只脚,四下里都是深渊、海洋、永恒的黑暗、永恒的孤寂、永恒的风暴,只要让我照这样在一块小小的地方站住不动,站一辈子,站一千年,站千秋万代……那我也宁可这样活着而不马上去死!只要活着,活着,活着就好!不管怎么活着,只要能活着就成!……这是多么真实”这句话承认了人性的卑鄙,突出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对“活着”的渴望

       从这部作品中,我对于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对于一个人最大的“罚”或许不是身体上的痛苦而是内心上的痛苦。

文字:邓杰

排版:邓杰

图片:邓杰

初审:骆舒瑶 

审核:姚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