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剧透)
班级里的一位同学自杀了,但所有人都对此都无动于衷,用充满恶意的刀对准了他人,对此,三年A班的班主任柊一飒说了这样一句话:
“丧失道德,总以自我为中心,总而言之,你们只是一群空壳。”
《三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质》,讲述的是距离毕业仅剩十日,原本应是学生们高中生活平静落幕的时刻,然而,教师柊一飒突然召集了班上的29名学生,并郑重其事地宣布:“此刻起,你们将成为我的人质。”随后,他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最后授课”——探索数月前一位自杀学生的死亡之谜。这位学生曾是学校的“知名人物”,然而她未留下任何遗言,便匆匆离世。在这特殊的情境下,被柊一飒作为人质的29名学生,被迫直面那些他们曾掩藏、不愿触碰的真相。
澪奈自杀这件事引出的整个事件让人初以为这是一部让人反思校园霸凌的作品,但其实这部作品是在辐射整个互联网生态。
柊一飒让学生们找到澪奈自杀的原因,澪奈的自杀不是偶然的悲剧,而是在其社会背景下网络暴力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今的人们始终嵌在庞大的网络环境下,在这样一个充斥着不确定性和攻击性的空间内,像澪奈最终做出的自杀行为便是个体崩坏的最具毁灭性的结果。剧中运用的多视角叙事,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网络世界里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编织致死的罗网,让观众在加害者、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身份中不断切换,到了故事的结尾也猛然发现自己又何尝不是这场事件的“共谋者”。
若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人不过是一具寒风中失去水分和香甜气的枯果。失去了思考的行动是尖锐的。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以拯救某个人,同时也可能伤害一个人,这种伤害也可能是一个人的生命,不要将充满恶意的刀去伤害纯洁的弱者,便是柊一飒的这堂课想要告诉我们的。
“刀子戳进去,血会流出来,还会感到疼痛,有时候甚至会夺走性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如今这个社会在不停地匆忙运转,让人们甚至无暇注意到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做什么样的事会伤害对方,别人对我做什么会让我痛苦…我不希望你们,长大之后都变成注意不到这些事情,情感麻木的人。你们要发挥想象力,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做决定之前要暂时停下来,严肃地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真的是对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却没人能做得到。我就是希望你们能明白,思考有多么重要。”
网络暴力可以发生在每时每刻,其犹如数字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柊一飒最终站在天台上,SNS上的评论如同万双窥视的眼睛,也暴露出数字时代下人性的荒芜。柊一飒的这场最后授课,改变了一个班的学生,但终究无法改变整个互联网的人群。每个键盘都可能成为凶器,每句谣言都可能参与谋杀。三年A班的学生们毕业了,真正的毕业并不是走出教室,而是完成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终极课题:在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之前,先成为拥有完整思考的人,走出集体庸俗思想的森林。
文字:徐夕棋
排版:徐夕棋
图片:网络
声明:本文的文字与排版均由作者一人完成
初审:骆舒瑶
审核: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