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通过阅读《三国志》,我发现了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三国猛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关羽老乡(老三国演义关羽义释曹超其发挥了重要作用),最高时任曹丕朝前将军。《三国志》记载“太祖大壮辽”(“大壮”一次在《三国志》中陈寿仅仅用了两次,可见张辽的不一般)
张辽最著名的战役是合肥之战(也称逍遥津之战),具体如下:公元215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而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余人。张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率领八百勇士突袭吴军,直冲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吴军溃败。战后,张辽威震江东。据说,江东的孩子们听到张辽的名字就会停止哭闹。
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率十万大军包围合肥,张辽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他连夜从七千守军中精心挑选出八百敢死队,在清晨时乘吴军戒备懈怠且军阵未完全稳定时直捣黄龙,率领八百军士直冲中军,锐不可当。“突入敌阵,袭敌不备”。《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记载“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其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可见其勇猛。冲阵数次,张辽带兵返城。此战后,张辽夺吴军锐气,安定军心“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从这场战役中,我不仅认识到了张辽的勇猛,同时,我也有以下感悟:“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抑或则“只要我想走,路就在脚下”,张辽在面对巨大兵力差距时仍然没有绝望,反而选择突袭敌阵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告诉了我们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
同时,张辽策略得当,准确把握战机,果断决策使其赢得胜利,这告诉了我们既要有勇,也要有谋。
最后,附一张三国杀张辽图片。封面和部分台词来自卡牌游戏三国杀。
文字:邓杰
排版:邓杰
图片:邓杰
本文的文字与排版均由作者一人完成
初审:骆舒瑶
审核: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