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墨儒|影评|选草原还是选中原

发布日期:2025-03-07 19:15 浏览次数:

其实对于武侠并没有很深入地了解,但对于金庸笔下大名鼎鼎的人物还算熟知。春节档去电影院看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还是有所触动的。

电影开头直切主题“我叫郭靖,宋人。”接着通过旁白快速交代背景,打破第四面墙。我必须夸夸徐克的镜头美学,“徐老怪”的名号名不虚传。拍战争,大,宏大的战争场面,漫天黄沙,金戈铁马;小,特写蒙古冶铁技术高超的箭可穿透金军的盔甲,一击致命。马蹄踏过头颅,头盔变形,不血腥,却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应了蒙军那句“战争是要死人的”。

随着电影的推进,我的第一个情绪高潮是黄蓉刚刚逃过西毒欧阳锋的追杀,逃到河边惊魂未定,休息好想离开时,身后的石头露出了阳光穿透风车投射出来的影子。黄蓉看到了吗?难道要错过了?好可惜啊!看到了!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多种情绪快速翻涌。配合恰到好处的音乐和回忆,中式浪漫的含蓄内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华筝的人物形象塑造获得了诸多好评,不再是以往影视作品里恋爱脑,告密者的形象,而是十分潇洒,敢爱敢恨的草原公主。

“父王太想让你成为他的金刀驸马了”其实华筝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产生了太多的情愫。郭靖说自己不懂爱,去了一趟中原,遇上一个中原女人就懂了。华筝的第一反应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你以为我非嫁你不可?”我爱你但我不强迫你,你是自由的,就像草原上自由的鹰一样。

华筝和黄蓉的互动是我电影里最喜欢的。

徐克的镜头下,女性有着独特的光辉。她们在彼此面前失态过,有过最脆弱的时候,但是不会嘲笑彼此,而是会把彼此慢慢拼起来。没有雌竞,只有女性间的相互欣赏,惺惺相惜。华筝的出场,藏于双马间,救黄蓉后翻身上马,亮相时眼神坚定,仿佛有穿过屏幕的力量。当华筝知道自己心爱的、苦苦等待了两年的人爱上了一个中原女人,第一反应要把那个中原女人的头砍下来。面对黄蓉帮助解决水中下毒的问题,她说“你们中原女人都这么聪明吗?怪不得他会喜欢。”是欣赏,是赞美。

写完华筝,确实应该写写郭靖了。

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从来不会是个人英雄主义。

郭靖的英雄主义是不能独立拿出来谈的,不然我就要先反问一下他的母亲李萍为什么要自杀。我看到有人说郭靖反抗大汗是生恩和养恩的抉择。完全不是的,郭靖的生恩养恩都来自母亲李萍!李萍一直都知道为何大汗会留着她,就是为了必要时可以拿她威胁郭靖。所以她自杀,以定郭靖护宋抗蒙之决心。

电影的主旨是反战,是侠之大者。也许很多人没有读过《墨子》,但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应该都深入人心。墨家子弟作为游侠一派,公输篇里,墨子救宋止战,多多少少我觉得与电影里一守襄阳有着相互投射的地方。

郭靖的爱是兼爱,爱天下苍生,爱大宋子民,爱草原子民,同情天下所有因为战争杀伐失去生命的人。

而大汗呢?其实他只爱自己的鸿图霸业。我承认电影里的大汗是有些许人情味的,他会为了郭靖而骄傲,为他的义子的武功高强而自豪,可是面对扩大疆域,成为草原霸主的野心,“情难自矜,欲壑难填”,个人的情感算不上什么。他的退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身体支撑不了了,草原的统治会分崩离析,自己的草原帝国可能不复存在。

还有人说宋廷的迂腐,不值得郭靖舍命。那百姓呢?所有的百姓都是无辜的,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没得选。郭靖不只是为了父亲遗志,更是自己侠的内心。

我仍在回味电影里的台词。“英雄不靠武功,而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忧国忧民,永怀怜悯之心。”我想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局部地区仍战火纷飞的当下,侠之大义或许会成为当今世界的精神标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